|
|||||
|
|||||
茫茫大海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一直被視為光伏發電的“寶庫”。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鰲山灣海域,一幅“漁光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深藍色的光伏板陣列如波浪般起伏延展,與粼粼波光相映生輝——這里正是山東電建一公司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 咸澀的海風裹挾著潮汐的韻律,見證著山東電建一公司即墨海上光伏項目建設團隊與時間競速的日日夜夜。面對工作協調難度大、施工復雜等挑戰,即墨項目團隊攻堅克難,積極推進項目高效進展,創造了多項光伏項目建設新紀錄,奮力譜寫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篇章。 謀篇布局:以系統思維擘畫建設藍圖 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自帶“光環”,是全國首個漁業融合發展海上樁基固定式光伏項目,也是目前開放海域最大漁光互補示范類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15萬千瓦,分兩期建設。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7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3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7.1萬噸,將為山東省能源結構轉型和“雙碳”目標實現注入強勁動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干好項目,需策劃先行。面對項目焊接作業密集、吊裝作業頻繁、高空作業風險高、油漆作業環保要求嚴等特點,項目部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策劃為先、計劃統領”的工作思路。 在組織架構設計上,項目部建立了矩陣式管理體系,實現了專業管理與區域管理的有機統一。推動BIM技術貫穿項目履約全流程。運用BIM三維建模碰撞檢測技術,理清施工邏輯,預判結構干涉,優化節點設計,有效規避施工返工風險。以三維模型為數據核心,實現場地規劃、臨建布置、機械選型等方案至施工圖的可視化協同設計,通過空間模擬與動態演示,形成了完備的項目策劃體系。特別是在工裝設計方面,創新研發了單腿馬鐙、三角馬鐙、T型移運工裝等8種專用工裝,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我們建立了‘日協調、周調度、月考核’的進度管控機制。”項目執行經理姜永紅介紹道。通過統計分析現場數據,項目部將組裝工序精確到小時級,實現了工廠與現場的產能無縫銜接。 創新驅動:以技術突破攻克建設難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項目團隊堅持向技術要一切。面對新領域、新業務,項目團隊堅持“向新向優”理念,在多個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亮點頻閃。 ?????為系統推進技術創新,項目成立“藍海智造”創新工作室,構建起覆蓋黨建、經營與科技的創新管理網絡,并專門設立科技創新攻關小組。2025年初,團隊完成《超大傾斜鋼平臺總裝流水關鍵技術研究》等5項公司級科技項目立項,計劃產出成果13項,并與公司簽訂科技創新目標責任書,將責任明確到人。通過組織召開“三新一高”專利研討會,團隊系統布局海上光伏領域發明專利,確定成果課題16項。 創新工作室派駐專人駐點辦公,深入施工一線,與工人共同作業,實時發現和解決現場難題,并及時將創新點轉化為專利技術。目前已申請專利9項、工法1項、QC成果1項。項目建立周例會科技專項匯報機制,及時跟蹤進展、協調解決問題,確保科技創新工作高效推進。 針對海上光伏支架安裝難題,技術團隊對前支腿結構進行了技術性改造,將原來的倒三棱錐結構優化為垂直支撐結構,不僅解決了與球節點的干涉問題,還減少了8條全熔透焊縫,使單臺支架安裝時間縮短了30%。在焊接工藝上,通過將錐型改為帶直段的管節,使探傷合格率從92%提升至98%以上。 “最讓我們自豪的是光伏組件安裝方式的創新。”技術負責人指著正在施工的陣列激動地說。項目團隊將傳統的貫穿螺栓改為U型螺栓連接,使單個組件的安裝時間從5分鐘縮短到2分鐘,且可以使用電動工具操作,預計可節省人工成本約200萬元。 管理賦能:以協同機制提升建設效能 思路決定出路,機制決定效率。項目自開工以來,秉持“一切工作到項目、一切聚焦干項目”理念,打造“藍海智造”黨建品牌,推動黨建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智造驅動、揚帆藍海”特色文化。 公司創新建立了“三級聯動”管理機制。公司職能部室工作小組現場督導,統籌協調各類資源;二級經營單位班子駐點推動,現場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項目部實施“網格化+清單化”精細管理,從管理賦能到效能提升,從單點突破到系統創新,推動資源高效整合,實現了一期首批如期并網發電。 “我們先后組織4批次管理人員到HG14東營海光等在建項目對標學習。”項目工程部主任介紹。通過建立“復盤-改進-提升”的閉環機制。項目部已形成5項創新課題,達成12項創新點落地實施,為后續海上光伏項目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針對鋼平臺起重吊裝等超危大工程,項目部推進專業核心班組建設,充分發揮專業起重作業隊伍作用,實現了300余次大型吊裝作業零事故。同時,通過“技術質量人員下沉班組”機制,多項技術難題在一線得到及時解決。 項目團隊發揚“釘釘子”精神,用執著的韌勁和刻苦的鉆勁,解決難點堵點,啃下了項目施工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在保證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的同時跑出了“鐵軍速度”,高效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節點目標,獲得了業主的肯定和贊譽。 海上的每一塊光伏板,都是即墨海上光伏項目團隊對“雙碳”承諾的答卷。即墨海上光伏項目團隊正意氣風發地走在“向海追光”的旅程上,他們誓言將用智慧和汗水奏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和諧樂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鐵軍力量。 |
|||||
【打印】
【關閉】
|
|||||
|